相关问答
无效协议有以下几种情形: 1、协议当事人没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协议双方意思表示虚假; 3、协议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
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况是: 1、当事人以虚假意义订立协议; 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协议无效; 四、违...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协议无效如下:1况如下:1的仲裁协议无效。我国《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了仲裁协议的形式要求,即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仲裁协议。因此,口头订立的仲裁协议不受法律保护。2、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仲裁协议无效。我国仲裁法第二条、第三条规定,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但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纠纷不能仲裁。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为了维护民商事关系的稳定性,保护未成年人和其他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要求签订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否则仲裁协议无效。四、一方以胁迫手段强迫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自愿原则是仲裁制度的根本原则,贯穿于仲裁程序的始终。仲裁协议的订立也必须是双方基于平等协商的真实意思。但以胁迫手段与对方订立仲裁协议,违反了自愿原则。订立的仲裁协议不是双方的真实意愿,不符合仲裁协议成立的有效要求。5、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或者仲裁协议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协议应明确规定仲裁事项和所选仲裁委员会,这是仲裁法对仲裁协议的基本要求。如果仲裁协议中没有约定或不明确,则仲裁协议存在缺陷。对于有缺陷的仲裁协议,法律规定可以补救,即双方可以达成补充协议。如未达成补充协议,则仲裁协议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七条,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定情形有以下这些: (一)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三)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签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者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3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2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