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七日以内。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执行死刑的机关是原审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少于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相继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暴力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节和人身危险。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对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实际执行的刑期规定,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最低服刑时间不得少于25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25年有期徒刑的,不得少于20年。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都必须服刑至少20年。故意杀人罪为何能判死缓根据法律规定,死刑仅适用于犯罪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因故意杀人罪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不必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宣布缓期执行两年。
1.原审法院在收到执行死刑命令后七日内执行死刑。下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还要等待高级人民法院的审查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复核,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下达死刑执行命令,原审法院应当在收到该命令7日内执行死刑。 2.《刑法》 第二百六十二条,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1,故意杀人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投案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3,自首属于法定从轻处罚情节,但判处死性立即执行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当然存在自首,根据案件具体情节争取死缓或无期的可能性相对大一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26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276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