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自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经正式实施,单位、个人将有害垃圾与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将湿垃圾与可回收物...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经过一个月的预热后,上海进入生活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史上最严垃圾分类开始了。 不只是上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上海垃圾怎么分类 上海的垃圾分类跟北京差不多,只是名称不太一样,上海是实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四分法”。 上海目前采取的垃圾分类方法为“四分法”,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干垃圾、湿垃圾。这既是符合国家要求,也是目前最简单的分类方法。 ●可回收物(蓝色桶):可循环利用的,报纸、镜子、饮料瓶、易拉罐、旧衣服、电子废弃物等,由再生资源企业回收利用,俗称“收破烂”。 ●湿垃圾(棕色桶):厨房产生的,如菜叶菜帮、剩饭剩菜、植物等。 ●干垃圾(黑色桶):包括保鲜膜、塑料袋、纸巾、大骨头、玉米核等。 ●有害垃圾(红色桶):对身体和环境有害的,如废灯管、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油漆、化妆品等,需用特殊方法安全处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现在生产的1号、5号、7号等干电池是低汞或者无汞电池,所以就不属于有害垃圾了,应投入“干垃圾”中。但**电池、电子产品用的锂电池、电动车电瓶等铅蓄电池和镍镉充电电池仍需作为“有害垃圾”进行回收。
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上海先后出台《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增强垃圾综合治理实效,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建立完善的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
自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经正式实施,单位、个人将有害垃圾与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将湿垃圾与可回收物、干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40人已浏览
662人已浏览
442人已浏览
3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