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合同一些项目已经完成,就自然解除了。也可双方协商约定解除一部分,这些重新签订合同或别订立补充合同。。。这要看你们约定的具体内容和解除的原...
约定解除包括两种情况:协议解除和约定解除权。所谓协议解除,是指合同成立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前,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而解除合同,使合同效力消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 2/6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职业病的认定,需要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由专门机构认定。 3/6 3、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医疗期一般为3个月到24个月。 4/6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孕期,妇女怀孕期间。产期,妇女生育期间。产假一般为90天。哺乳期是指从婴儿出生到一周岁之间的期间。 5/6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这是由于老职工对于用人单位的贡献较大,再就业能力较低,因此加强对老职工的保护。 6/6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兜底条款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
在合同解除时,未履行的债务自合同解除时归于消灭(与直接效力说同),已履行的债务并不消灭,而是因解除而发生新的返还请求权(与间接效力说同)。这是合同解除后的财产返还答案如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3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3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