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自从1997年对《刑事诉讼法》作出修改之后,我国对执行死刑的方式就加入了注射死刑。也就是在刑诉法的第二百一十二条中规定有,对死刑犯执行死刑的...
注射死刑的条件主要包括: 1、药品和注射设备由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配制组装; 2、有固定的执行室和相应的专用设备; 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司法警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根据《刑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2、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根据《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刑事诉讼法》第212条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这为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确立了合法地位。但由于注射执行死刑的软、硬件要求较高,投资比较大,从中国来看,枪决仍然是执行死刑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
注射时,死刑犯被带进执行室或执行车,执行法警将其固定在注射床上,连接好心率测量仪器。具体执行时有三个步骤。 首先,执行人员将与注射泵相连的针头扎进死刑犯的静脉血管,与平时的静脉注射完全相同。这一过程中,执行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接下来,执行人员对注射泵进行适当调节,执行号令发出后,执行人员按一下注射泵上的注射键,药物开始注入死刑犯体内。很快,电脑显示屏上的脑电波从有规律的波动变成几条平行的直线,脑电波的前后变化被清晰地印在纸上。这将作为死刑报告的主要内容。 最后,将由法医根据心跳、呼吸等来确认罪犯死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824人已浏览
905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