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
工伤,又称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关于“工伤”的概念,1921年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对人身的侵害,为了鉴定该侵害的主体而对过程进行的定性的行为。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一般由劳动行政部门来确认。
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1条对司法鉴定概念作了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这一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五层意思。 1、司法鉴定是在诉讼活动中进行的,是一项涉及诉讼活动的活动。 2、司法鉴定的主体是鉴定人。 3、司法鉴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 4、司法鉴定的方法是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专门知识、执业经验和职业技能进行鉴别和判断。 5、鉴定人应当提供鉴定意见。
在我国,狭义的司法鉴定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为了查证案情,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鉴定人,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运用专业知识进行鉴别和判断并得出鉴定结论的一种司法活动。广义的司法鉴定则包括行政执法过程及仲裁等非诉讼活动中所进行的鉴定。狭义的司法鉴定和广义的司法鉴定对象相同,采用的技术方法也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应用于不同的活动中,遵守的法律规范不同。《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条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鉴定程序是指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方式、步骤以及相关规则的总称。当公民在日常与他人发生了纠纷事件后,也是可以通过诉讼等途径来解决的,那么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也是需要向法院提交有利于自身的材料和证据,这样也会有利于法院进行审理和侦破,如果证据涉及到需要专业的鉴定时,当事人也是可以通过司法鉴定机构来进行鉴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7人已浏览
412人已浏览
358人已浏览
2,0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