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反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农村承包经营关系的新型物权,即承包人因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或者其他生产经营项目而承包使用...
以下材料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诉讼时效的影响回答。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上属于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属于物权中的恢复原状的权能,按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经济纠纷诉讼时效期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以下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不分民族、性别、年龄,只要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均可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规定了土地承包最短期限为30年,目的在于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未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而且这种集体所有制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社区所有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基于其集体成员的特定身份所依法享有的权利。非经农民集体同意,社区以外成员不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与农民社区成员身份不可分离的权利,是一种人身权。社区成员只有获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土地所有者的地位。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超过一般债权法规定的20年最长租赁期限。如果以超过诉讼时效判决驳回登记承包人的诉讼请求,则登记载明的土地承包人与对土地实际占有、使用、收益及享有一定处分权的实际占有人不是同一人,这样土地长期会出现权利与实际的矛盾,而我国尚未建立取得时效制度,这种矛盾会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无法进行。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行政诉讼时效为6个月,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期为3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或者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时效,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7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347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