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事诉讼法开庭根据法院适用的审判程序不同,开庭时间也不同:1、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法院需要在三个月内审理结案,一般在受理案件后一个月左右...
对于民事诉讼,根据法院适用的审判程序不同,开庭审理时间有所不同: 1、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法院需要在三个月内审理结案,一般在受理案件后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诉讼正式开庭审判之前要有一个庭前准备阶段,庭前准备大致是这样:立案后,法律文书及法院材料由书记员送达,当事人应当签收,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被告应在收到起诉副本后15日内提出答辩状。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告知当事人权利,公示合议庭成员。双方收集证据。双方交换证据。 当以上这些完成后才能庭审,时间不会太久,因为一审普通程序审结期限是六个月,可以延长。简易程序是三个月。所以再规定时间内必须要结案的。
民事诉讼中一般的开庭时间是: 1、适用的是简易程序,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被告下落不明公告送达的,公告送达的期限是60天。
民事案件一般至少开庭一次,且应以查明案情为标准。法律对开几次庭并没有相关的规定,只要案件审理需要,法院可以开庭数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如果是简易程序,三个月审结。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33人已浏览
380人已浏览
391人已浏览
2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