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2017年开始国家就开启了“禁养”政策,并且建立了“禁养区”,从源头上杜绝农村养殖污染的产生。随着农村“禁养区”的设立,各地农村也纷纷在开...
一、新农保试点“十一”前启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今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正不断扩大覆盖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2017年开始国家就开启了“禁养”政策,并且建立了“禁养区”,从源头上杜绝农村养殖污染的产生。随着农村“禁养区”的设立,各地农村也纷纷在开展“养殖场”的拆除整治工作,降低农村的养殖污染,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美丽乡村计划做好环境基础工作,不过“禁养令”的开展也引起了许多农民朋友的担忧,尤其是一些合法养殖户以及开展散养的农民朋友来说,也在担心自己是否也属于禁养范围之内了。对于此类问题,近日,国家就明确提出,在开展“禁养”政策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不该禁养的不能禁,防止盲目扩大禁养范围;该禁的要坚决禁,但要给予合理补偿。”这两大原则,在禁养区的建立中,需要科学的进行划定,同时不能盲目的扩大禁养范围,为实事求是的开展禁养工作,保障农民朋友的基本权益;而对必须要拆除的养殖场,也需要给予合理的补贴,保障其基本合法权益,同时还将会引导农村养殖户积极转型,改变原有的养殖模式,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而随着这些政策的不断开展,未来这两类养殖场将会被拆除。法律依据《畜牧法》。
2018年之前,养老保险的政策是一次性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年满60周岁,缴费年限不满15年。无论何时参加保险,都可以一次性缴纳15年。这些政策在2018年1月1日之后开始停止执行。也就是说,2018年1月1日以后达到60岁且未缴纳保险费的居民,不再给予老年人生活补助,年满45岁且不满60岁且未缴纳保险费的居民,不再允许一次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费。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型农村保险)是政府组织实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贴、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融资模式。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15人已浏览
415人已浏览
251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