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报捕不超过七天,最多可以延长三十日。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
刑拘后不一定会进行批捕,应当视具体的犯罪事实和证据而定。 1、在大多数情况下,刑事拘留30天。如30天内不报捕,会取保候审或无罪释放。如报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拘留后的处理措施: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刑事诉讼分为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分别由公安、检察、法院主导(检察院自侦案件等特殊情况除外。此处只说一般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
依法是先刑事拘留。公安机关自己决定。后在37天内公安机关必须向检察院报批。检察院也必须尽快决定是否批捕。依法是一周内决定这两个工作都是在37天之内完成的 所以你们家属不可能在没有决定批捕的情况下就逮捕通知书。或者说。一旦家属收到逮捕通知书。也就意味着嫌疑人已经被检察院批捕了 目前来看这个已经不是关键了你要考虑重点了。就是采取什么方式尽快取保或者从轻处罚。因为刑事案件只有律师能介入了 有疑问可以随时联系
被刑事拘留后可能会留有案底也可能不会留有案底。如果刑事拘留后当事人的犯罪证据不足或情节显著轻微尚不构成刑事处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予以解除刑事拘留,这样不会留有案底,视情况而定也可给予行政拘留处罚,这样会留有案底,因为行政拘留其实就是对某一种已经能够认定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的处罚,所以肯定会留下案底,记入档案。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是对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暂时性剥夺人身自由进行调查的手段,一般刑事拘留的期限为三天,对属于结伙、流窜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延长拘留期限至三十天(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相关规定),在刑事拘留期限内公安机关进行侦察,如认为犯罪证据确凿应当保送检察院批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8人已浏览
346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1,0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