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本省行政区域内发生的价格行为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价格,包括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
经营者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商品和服务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规格、等级、收费标准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价格欺诈行为:(一)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的商品价格、计价单位或者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诱导他人购买的;(二)同一交易场所的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标价签、价目表,以低价格招徕顾客、高价格结算的;(三)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四)标示的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清仓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五)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冒伪劣商品的;(六)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而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七)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诱导他人购买的;(八)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前的价格承诺的;(九)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是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十)虚报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收取费用的;(十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价格欺诈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价格调控机制,落实价格监管责任,促进公平、公开、合法的市场竞争,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
相对封闭区域内的业主或者管理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不向社会发布有关价格信息的,由价格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2人已浏览
609人已浏览
437人已浏览
1,4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