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行贿罪的行为有以下这些: 1、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2、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
刑法规定的受贿罪有哪几种情况,刑法规定的受贿罪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行贿罪、受贿罪、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单位行贿罪(刑法第393条),是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单位行贿罪的主体是单位,所谓"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与单位受贿罪不同,并不仅仅局限于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还包括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外合作企业、有限公司、外资公司、私营公司等等。 单位行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一是索贿。即行为人在公务活动中主动向他人索取财物。二是收受贿赂。即行为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谋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当利益,也可以是正当利益。主动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比被动受贿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第三百八十六条【对犯受贿罪的处罚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受贿罪的处罚规定】对犯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或者,可以并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并处没收财产;(二)个人贪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三)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四)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客体要件。本罪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其中,主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次要客体是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另外,行贿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这里所说的财物,与受贿罪中的财物相同。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表现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员工财产,或者在经济交流中,给国家职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上述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的界限才能构成犯罪。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行市实施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1、受贿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2、受贿金额不足1万元,但有以下情况之一的;(1)受贿非法利益的;(2)受贿3人以上的;(3)受贿党政领导、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的;(4)对国家或社会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因敲诈勒索给国家工作人员财物,已经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以贿赂罪追究刑事责任。主要部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的主体。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也就是说,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收购国家职员和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来实施自己寻求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意图寻求不正当利益。受贿的目的是使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公务人员利用其职务便利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不正当利益是针对正当利益而言的,是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不应当得到的利益,包括非法利益。例如:行贿人为了走私而行贿于海关人员;为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而行贿于工商人员.技术监督人员;明知自己或者他人不符合升学.招工.提职.农转非的条件而行贿于有关人员;为了减.免税而行贿于税务人员等。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构成贿赂罪的必要条件。给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情况比较复杂,有些人根据法律.政策符合条件,有资格,招聘、晋升、分室、办理某种手续等,但由于社会有不正当的风,有些人不付钱不工作,问题长期解决不了,不得不送钱。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责任在于受贿者。对方有这种行为的可以批评教育,但这种行为不构成贿赂罪。这样规定,有利于区分犯罪和非罪的界限,避免打击面过宽。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构成贿赂罪的必要条件,如果行为者不是为了不正当利益而贿赂的话。不构成贿赂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4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