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第一次住院医疗费用的起付标准为1000元。 年度内多次住院的,累计起付标准为1500元。 起付标准以下的住院医疗费由个人承担,起付标准以上最...
门诊报销比例: 1、一个自然年度内发生的普通门诊急诊费用在职人员累计超过2000元,2000元以上的部分大额医疗互助基金支付50%,个人自付...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报销比例是60%-70%, 社会医疗保险报销是在出院或者转院之后报销。 住院及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结算程序: 定点医疗机构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出院患者的费用结算单、住院结算单及有关资料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作为每月预拨及年终决算的依据;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每月预拨上月的住院及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统筹费用; 经认定患有特殊疾病的参保人员应到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医药费用直接记帐,即时结算。 急诊结算程序:参保人员因急诊抢救到市内非定点的医疗机构及异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或单位垫付,急诊抢救终结后,凭医院急诊病历、检查、化验报告单、发票、详细的医疗收费清单等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报销手续。 异地安置人员结算程序: 异地安置异地工作人员由其所在单位为其指定1-2所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并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异地安置异地工作人员患病在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本人或所在单位先行垫付,治疗结束后,由所在单位持参保人员医疗证及病历、有效费用票据、复式处方、住院费用清单等在规定日期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结算。 转诊转院结算: 参保人员因定点医疗机构条件所限或因专科疾病转往其它医疗机构诊断治疗的,需填写转诊转院审批表。由经治医师提出转诊转院理由,科主任提出转诊转院意见,医疗机构医保办审核,分管院长签字,报市医保中心审批后,方可转院; 转诊转院原则上先市内后市外、先省内后省外。市内转诊转院规定在定点医疗机构间进行。市外转诊转院须由本市三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提出; 参保人员转诊转院后发生的医疗费用,由个人或单位先用现金垫付,医疗终结后,由参保人或其代理人持转诊转院审批表、病历证书、处方及有效单据,到医保经办机构报销属于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住院费用。
一、城镇职工医保报销比例 1.城镇职工门诊报销 看门急诊时,需要先用掉当年医疗保险计入的金额,用掉后进入自负段,自负金额为1800元。当我们自负金额超出1800元以后的费用,部分是可以享受报销的。 退休人员的门急诊医疗保险待遇明显比在职员工好很多。退休前只要交纳15年职工医保,退休后就能终身享受医保,而且个人不用缴费。年纪大了,跑医院可能比以前频繁了,好在国家考虑周到,待遇比在职时要好。 2.城镇职工住院报销 如果需要住院治疗的话,只要交了医疗保险,大部分医药费可以由医疗保险承担的。首先我们自己需要先出1300元的起付线费用。超过起付线的费用可以由医疗保险按比例报销。 1、起付标准: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第一次住院的起付标准为1300元,第二次及以后均为650元 2、报销比例:采取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办法,支付比例按医院级别分别计算 3、支付限额: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在一个年度内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为10万元,大额互助资金累计最高支付限额20万元,共30万元。
参保人员应持本人社会保障卡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首次住院,在医保范围内,本市一级(及以下)、二级、三级医院住院门槛费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在医保范围内,一个年度内,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在门槛费以上、至6万元以下的部分,个人承担比例分别为一级医院6%、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10%;6万元至30万元个人承担比例为4%,30万元以上部分基金不予支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83人已浏览
786人已浏览
419人已浏览
9,5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