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提起公诉一般不会通知家属。但如果被告人属于未成年人,法院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
提起公诉一般不会通知家属。但如果被告人属于未成年人,法院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提起公诉一般不会通知家属。但如果被告人属于未成年人,法院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提起公诉不会通知家属,我国通知家属一般是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通知。犯人被判刑一般只会通知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送达判决书。
不会通知并且检察院公诉科是否向法院提起公诉也不关司法局的任何事,到司法局也不可能了解到任何情况。1、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另外,《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2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2、综上所述,一个案件一般情况下在审查起诉阶段审限最长为:1.5月 1月 1.5月 1月 1.5月=6.5月。但是如果是改变管辖或上报案件,是不是“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又有6.5月的审查期限呢?答案却是否定的,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改变管辖前后退回补充侦查的次数总共不得超过两次”,所以改变管辖(包括上报)的案件退补也最多不超过2次,因此改变管辖(包括上报)的案件审限最长为1.5 6.5=8个月。3、审查起诉阶段的审限,对于我们提高办案效率,防止超期羁押具有重大意义。但在理论上,如果一个基层检察院如果退补两次再上报上级检察院,那么留给上级检察院的审限就只有1.5月,而上报案件一般都是重大、疑难、社会影响比较大的案件,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也相对较多。而且,这种案件一般不能采用改变强制措施的变通规定,如果由于审限的原因导致案件不能顺利诉讼,就太遗憾了。所以,笔者建议,在检察系统内部,对改变管辖和上报案件在补充侦查的问题上,应有相关规定,即禁止或限制最先受理案件检察院的补充侦查次数,保证最终受理案件检察院的审查起诉的时间。审查阶段都会是保密的,所以此类问题的处理是不存在的,这样会有信息的泄露,对于问题的处理极为不利,所以自己需要合理地分配自己的处理阶段,这样对于自己的权益维护的就会有着推动性的作用,即使存在的意义不是较大,但是自己需要操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5人已浏览
861人已浏览
2,605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