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现行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应如何处罚。但《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规定: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现行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应如何处罚。但《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规定: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根据其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犯罪情节,分别处以相应的刑罚。在个案中,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不是当然的主从关系。在某些情况下,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犯罪中的主从关系不明显的,但具体案件可以区分主从犯,不区分主从犯,在同一法定刑档次和量刑范围内不能适应罪刑的,应当区分主从犯,依法处罚。”《纪要》反映了根据直接责任人员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犯罪情节来判处刑罚,而不依共犯处罚,明确了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与共犯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刑事责任人员。一般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单位犯罪中处于主导地位,通常是单位犯罪的决策者和指挥者,对单位犯罪的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行为危害严重。而且其它直接责任人员往往是在直接责任人员的指示下具体执行的,所起作用较小,其行为危害程度较低。因此,虽然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参与了单位犯罪的实施,但法律处罚应轻于直接责任人员。
现行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应如何处罚。但《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规定: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根据其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犯罪情节,分别处以相应的刑罚。在个案中,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不是当然的主从关系。在某些情况下,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犯罪中的主从关系不明显的,但具体案件可以区分主从犯,不区分主从犯,在同一法定刑档次和量刑范围内不能适应罪刑的,应当区分主从犯,依法处罚。”《纪要》反映了根据直接责任人员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犯罪情节来判处刑罚,而不依共犯处罚,明确了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与共犯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刑事责任人员。一般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单位犯罪中处于主导地位,通常是单位犯罪的决策者和指挥者,对单位犯罪的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行为危害严重。而且其它直接责任人员往往是在直接责任人员的指示下具体执行的,所起作用较小,其行为危害程度较低。因此,虽然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参与了单位犯罪的实施,但法律处罚应轻于直接责任人员。
刑法在某些情况下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即只处罚自然人而不处罚单位。例如刑法第396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但只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 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在多数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在少数情况下,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那么,如何认定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呢?对此,2001年1月21日《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规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在单位实施的犯罪中起决定、批准、受意、纵容、指挥等作用的人员,一般是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既可以是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可以是单位的职工,包括聘任、雇佣的人员。应当注意的是,在单位犯罪中,对于受单位领导指派或奉命而参与实施了一定犯罪行为的人员,一般不宜作为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对于司法机关在审理单位犯罪案件中正确地认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中,还存在一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区分主犯、从犯的问题。在一个单位犯罪案件中,如果同时存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在一般情况下前者比后者的作用大,前者可以认定为主犯,后者可以认定为从犯。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是当然的主犯与从犯关系。有时不同职责的人对单位犯罪负有不同的责任,如果一定要区分主犯与从犯,则显得十分勉强。对这种情况,2000年9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区分主犯、从犯问题的批复》规定:“在审理单位故意犯罪案件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不区分主犯、从犯,按照其在单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判处刑罚。”根据这一规定,对于主从关系不明显的,可以不予区分。当然,如果主从关系明显的,仍应区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7人已浏览
671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5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