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中对于“无故”作了排除性规定:“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
根据《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之规定,工程总承包企业不得将工程违反规定发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否则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者在遭受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侵权处理】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有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后未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要求其支付赔偿金。
1、雇佣关系的雇主拖欠工资时,雇员可以和雇主协商支付劳动报酬,如果协商不成的,雇员可以向法院起诉追讨工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适用范围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老板拖欠员工工资逾期不支付,员工寻求劳动局的帮助,但缺乏相关证据。为证明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员工通常需要提供以下证据: 1. 员工工作内容的证据,包括电子文本、资料、公司相关的其他资料。 2. 员工工作的相关标识,如工作信签、员工牌、员工服装等与公司相关的任何证明。 3. 公司给员工的制度依据,最好是盖章或印刷整套、册的资料,比如员工手册、财务制度、员工名册等。 4. 公司正式员工或领导与劳动者交流的资料,比如工作安排、书面通知、电子邮件的通知等。 5. 劳动者可以尝试与公司主管领导对话,然后录音,并将领导的名字在录音材料里面体现。否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很难确认录音材料的真实性。 6. 劳动者可以通过人证、其他离开公司的员工的证言证明自己为公司员工。 7. 其他与公司有关的材料(工作署名的文件)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员工有三种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 员工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 员工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3. 有欠条的,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人已浏览
46人已浏览
350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