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学生伤害赔偿案件为有条件的适用公平原则,学校应当有条件地承担公平责任: 1.在确定责任时,只有在不能根据过错确定责任,或依过错确定赔偿范围明...
学生伤害赔偿案件为有条件的适用公平原则,学校应当有条件地承担公平责任: 1.在确定责任时,只有在不能根据过错确定责任,或依过错确定赔偿范围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平责任是指在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无过错、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要求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不赔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又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实际情况,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与适当补偿的一种责任形式。中国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应当具备三个条件:1、当事人双方都没有过错。这是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基本条件;2、有较严重的损害发生;3、不由双方当事人分担损失,有违公平的民法理念。如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监护人已尽监护责任的;2、紧急避险造成损害,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且避险人采取的措施又无不当的;3、行为人见义勇为而遭受损害的,受益人基于公平责任给见义勇为者补偿;4、堆放物品倒塌致人损害,当事人均无过错的;5、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共同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损害的。
1、基本含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对于一切人的合法权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护,不允许有任何歧视。 2、主要内容 (1)任何组织和公民都应该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有人身权、财产权、政治权与言论权等等。如果宪法法律只规定了权利而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有,那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2)每个人的权利应该受到宪法法律的平等保护。每个公民的权利受到宪法法律保护的程度应该相同,不应该厚此薄彼,不应该区别对待。 (3)同样的违法行为应受到相同的法律惩罚。法律不仅平等地保护合法权益,也平等地追究违法行为。不论是谁实施违法行为,不论其职位高低,不论其财富多少,都应当依法平等加以追究,不应法外施刑,也不应法外施恩,决不允许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存在。 综合上面所说的,《刑法》的出罪和入罪一般就是判刑有罪或者是无罪,但这两种判法一般都会根据案件实际情况来进行办理,不同的案件所处理的方式就会不一样,但其目的性就是为了让案件可以在受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给出一个公平的判决。
公平原则是平等原则的对立物,民法以追求形式平等为原则,以追求实质平等为例外;当遵循平等原则会产生严重的是指不公平时,在法定的例外情形,适用公平原则予以纠偏,合理确定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免造成对实质公平的过度违反,公平原则只能适用于法定的例外情形。 《民法典》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4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19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