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⒈合伙企业一般是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分配股权; ⒉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 ⒊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
公司股权分配方法: 1.关于合伙人 在考虑股份问题的前提,确定合伙人,判断是否能长期做合伙人,是否能一起共同进步,这个比股份问题更重要。 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双方股权分配,双方协商一致的话签订协议书可以到工商局认缴登记,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一般来说,在刚开始创立公司的时候,合伙人一般都是按照出资的多少来获得相应的股权的,出资形式可以现金,实物,知识产权等,现金以外出资需评估或者大家协商一下,按价值设定股权比例。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利润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在分配上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双方股权分配协议书必须严格制定,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把各自的权利、义务包括发生纠纷的解决办法约定好,建议咨询律师或委托律师起草。 另外,按照你们原来约定股权朋友占75%,你占20%,还剩5%需签订一个代持股协议。登记在工商管理部门的股东是接受委托的持股代理人,并不是实际的出资人,但是,对外来讲,股东资格的确认依据的是股东出资证明书和工商登记,实际出资人虽然出资但是自己的名字并不显示在工商登记资料上,就容易存在很多法律风险,因涉及较强的专业性,故建议当事人委托专业的律师代为起草,有效预防和控制法律风险。
关于合伙股份的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例如:三个人合伙开公司股份分配通常按照出资比例来进行分配,适时需要考虑是否参与经营管理,是否一方具有技术投入等因素: 1.参与经营可以适当增加股份,不参与经营的人适当减少股份分配; 2.一方有技术投入也可以适当增加股份分配; 3.其他的影响因素,需要通过协议确定; 股份分配确定好后,需要订立合同,按规章办事,减少后续分配纠纷。 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层含义: 1、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构成成分; 2、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 3、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
个人合伙是指两名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合伙纠纷的最本质的是权利和利益的纠纷。在盈利时一部分人想排除另一部分人的合伙人资格,或者一部分人想维护或者争到合伙人的资格;在亏损时一部分人想否认自己合伙人的资格或想让另一部分人与自己共同承担亏损,确认另一部分人的合伙人资格,再就是在入伙或者退伙问题上。 合伙的内部纠纷主要存在于:内部盈余分配纠纷;退伙引起的财产处分纠纷;合伙终止时的财产分配纠纷;合伙经营中伤残、死亡等引起的纠纷。 1、合伙人退伙时发生的财产处分纠纷问题 在审判实践中,合伙人退伙时处分的合伙财产,包括合伙时个人依照协议出资投入的财产和合伙期间积累的财产,以及合伙中的债权、债务。退伙时原则上应将入伙的财产退还,一次清退有困难的,可分批分期清退、退还原物有困难可折价处理。因其退伙时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考虑退伙的理由以及过错方形成的责任,确立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2、合伙关系终止时财产分配问题 合伙关系终止时,首先要进行审计清算,对合伙财产处理,有书面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且协商有争议,如出资款项等,按出资数均等处理。出资数不相等的,照顾出资数多的合伙人利益。 3、合伙人因伤残死亡的处理问题 这一问题的处理比上述两个问题的处理难度大。要区别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合伙人不是为合法经营活动,而是纯属于自己行为造成伤残,如有他人损害的,由他人承担赔偿责任。如属自己过错,由自己承担责任。合伙人在合伙经营劳动过程中致伤残死亡的,如果合伙投入保险的,按保险公司规定实施理赔;如果第三人致害,由第三人根据过错责任承担赔偿。如果没有人身保险,也不是他人致害的,应由合伙人负责伤残、死亡的医疗、安葬等费用及抚恤金。有约定的,按约定办;无约定的,依照劳动法规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29人已浏览
1,792人已浏览
313人已浏览
1,0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