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共同犯罪中从犯主要包括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和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其中起辅助作用是指为犯罪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起次要作用是指在主...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伤以上后果的。而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故意伤害是否构成共同犯罪,要看是否存在两个以上的犯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共同犯罪构成要件:一是两个人或两人以上;二是必须是共同故意;三是必须有共同行为是。r共同犯罪的特征:一是犯罪主体必须是在二人以上,作为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是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r三是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过失犯罪不能构成共同犯罪。有共同犯罪的认识因素:(1)各个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实施某种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与自己一道在共同实施该种犯罪;(2)各个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共同犯罪行为结合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次,有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1)各共同犯罪人是经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决意与他人共同协力实施犯罪;(2)各共同犯罪人对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都抱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
共同犯罪是指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和公司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共同犯罪的成立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个是自然人和公司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二个是共同犯罪行为。三是共同犯罪行为人实施共同犯罪行为时,必须有共同犯罪故意。从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来看,单方面共犯符合共同犯罪的所有要求,应纳入共同犯罪范畴。从主体方面来看,单方面共犯有两人以上实施犯罪行为,明显符合共同犯罪的主体条件。在实践中,无论是单方面帮助犯罪者还是单方面执行犯罪者,还是单方面教唆犯罪者两个以上指向同一犯罪对象的犯罪主体。从共同犯罪行为来看,单方面共犯中两个以上犯罪行为者的行为相互配合,紧密联系,相互支持,共同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各犯罪行为者的行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有原因力,单方面共犯有共同犯罪行为。从共同犯罪的故意来看,否认共同犯罪的故意是指共同犯罪行为者之间有明确实施犯罪行为的意思交流和交流,单方面的共同犯罪者不知道对方和自己一起实施犯罪,所以没有共同故意的主观条件。对共同犯罪的故意理解是否定争论的焦点。我国刑法对共同故意的理解是共同犯罪者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合作实施犯罪。②各共同犯罪行为者可以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共同实施某种犯罪行为,明确认识到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和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与他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有可能导致某种危害结果。换言之,各共同犯罪人都意识到了共同犯罪行为是导致危害结果的原因力,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单方面的共犯中,行为者不是自己实施犯罪行为,而是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一起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样的危害结果。显然,单方面的共犯符合共同犯罪中的共同故意条件,我们不能否认单方面的共犯主观故意只有单方面的意思联系,也就是单方面的共犯和主犯的意思联系,单方面的共犯属于共同犯罪。共同故意和意思联系是有区别和联系的两个概念。意思联系是共同故意形成的必要方法,各共同犯罪行为者首先有实施某种共同犯罪行为的意思交流和交流,然后形成共同犯罪的故意。意思联系是共同故意形成的初期阶段,共同故意是意思联系自然进步的必然结果。意思联系包括双向意思联系和单向意思联系,双向意思联系自然形成全面的共同故意,单向意思联系形成单方面的共同故意。认定共同犯罪故意只需共同犯罪人之间有单向的意思联络,并且能够认识到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后果,对危害后果的发生持希望或放任态度,即可认定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无需要求所有的共同犯罪人都有这种认识。
根据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要注常见的不构成或不作为共犯处理的几种情形: (1)共同过失犯罪行为 即二个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属于共犯,只需根据个人的过失犯罪情况分别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即可。 (2)二人以上实施危害行为 即一个为故意犯罪,一个为过失犯罪,两个的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过失地引起或帮助他人实施故意犯罪,二是故意地教唆或帮助他人实施过失犯罪。此种情况下,也是根据各人的罪过形式和行为形态,分别负相应的刑事责任。 (3)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 该不同的罪过内容能够决定行为性质不同,如甲乙共同用木棍打击丙,甲为杀人的故意,乙为伤害的故意,结果由于甲打击丙的要害部位而导致丙死亡,此时二人虽然有共同的行为,但由于没有共同犯罪故意而不构成共犯关系,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当然,如果该罪过内容的不同并不足以影响行为定性,则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如一方出于直接杀人故意,另一方为间接故意,二人共同实施杀人行为的,可以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4)同时犯 即指没有共同实行犯罪的意思联络,而是在同一时间针对同一目标实行同一犯罪,对此应作为单独犯罪分别论处。如甲乙不约而同的意图杀害丙而向丙射击,甲没有命中,乙命中丙的要害部位致丙死亡,则甲应负故意杀人罪(未遂)的刑事责任,而乙则负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5)实行过限行为 即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行为,不构成共犯。共犯人超过共同犯罪故意又犯其他罪的,对其他罪只能由实行该种犯罪行为的人独自负责,其他共犯人对此不负刑事责任,理论上称之为“实行过限”。 (6)“片面共犯”不宜作为共犯处理 所谓片面共犯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共同造成一危害结果,但双方没有犯意联系,一方知道对方的行为与性质,但对方却对此不知,双方的犯意联络不是共同的而是片面的。“片面共犯”是否作为共同犯罪处理,理论上尚有争议,我国刑法中处于通说地位的是“否定说”,即“片面共犯”情形不宜作为共同犯罪处理。 (7)事后通谋的窝藏、包庇、窝赃、销赃等行为 因为在事先无通谋、在犯罪实行过程中也无通谋,故缺乏共犯的主观条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3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6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