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第26条第3款和第4款对主犯的刑事责任问题作了专门规定。根据这一规定,主犯的刑事责任可分两种情形: 1、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共同犯罪的量刑标准法律未明确规定。共同犯罪需要有共同犯罪的合意,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组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共犯犯罪的量刑依据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行为中充当的角色进行具体裁定,我国《刑法》第25条至第29条对共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充当的角色不同,划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这四种的量刑原则是不同的 1、主犯,《刑法》第26条第4款规定: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2、从犯,《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胁从犯,《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教唆犯,《刑法》都29条对教唆犯的处罚作了详细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 (一)诈骗罪量刑标准(未遂): 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二)刑法修正案 (七)新增诈骗罪量刑标准: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人,另一种是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对于不同的主犯,量刑是不同的。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人,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进行处罚。对于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0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98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