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7岁故意杀人致死不判处死刑,但可以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情节严重的,故意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于杀人,应当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确定其相应的罪名,按照罪责刑一致原则进行量刑。 并不能简单的说杀人判什么刑罚,要根据被告的具体犯罪构成进行分析: 凡年满14周岁的,就要对杀人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只是刑罚的轻重不同。故意杀人的刑罚要大于过失杀人,精神病患者不符合犯罪构成的主体,因此精神病患者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这里所说的精神病除间歇性精神病在正常情况下)。此外很多罪名也是可以转化为故意杀人的,例如虐待被监管人员罪,如果发生被虐待的监管人员死亡的情形,则转化为故意杀人罪一罪定罪处罚。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故意杀人致死死刑,故意杀人未遂15到20年以上,正当防卫无罪,不是故意杀人致死的10到15年,非故意杀人未遂10年以下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未成年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5岁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根据《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行为人主观上持有伤害的目的,并且反对杀人。注意:行为人一定是反对杀人的,因为法律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要构成该罪主观上必须是过失,也就是说行为人对杀人绝不是追求(直接故意)或放任(间接故意)的,而是反对的(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的过失,本来只想伤害)。 故意杀人的故意,一般主要从嫌疑人的行为方式判断,如杀人的手段、工具、打击的部位、力度、次数等,特别是直接故意杀人,这些很重要。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被害人与嫌疑人的关系、嫌疑人事后有无抢救行为等来综合考虑嫌疑人的主观心理。 从主观上来区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847人已浏览
275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