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可以。 2、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3、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
要看情况,看是否是唯一的监护人。精神病人得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认定,没有的话就到法院认定。然后如果是精神病人的父母配偶或子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可以。 2、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3、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通过以上方式确定监护人办理精神病人相关证件。
撤销监护并不意味着被监护人不再需要监护,而是撤换新的监护人,这实际上是监护人的变更,原监护人的监护权利被取消:“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自行变更。擅自变更的、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已达成年: 1,设定监护的客观条件自然消失,由原被指定的监护人和变更后的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 (二)监护人的终止监护的终止,导致监护的存在成为不必要,从而解除监护关系。引起监护关系终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2、被监护的精神病人痊愈,依法应另行确定监护人 (一)监护人的变更监护人不宜继续担任监护人或者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时。所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通则的实施意见》第18条规定,撤销监护人的资格,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组织的申请,经查明事实。通过诉讼撤销监护后,并已由人民法院作出撤销监护的裁决
不可以,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必须根据法律规定,可由社区或者基层组织指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9人已浏览
295人已浏览
254人已浏览
1,7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