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措施的一种,一般由公安机关决定并执行。 二、刑事拘留以拘留证上的日期为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
讯问笔录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认笔录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刑事拘留日期为14到37天。公安机关犯罪分子或者犯罪事实进行拘留一般为10日,特殊情况下为14日; 2.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后羁押时间可长达37日。 3.有需要的在三日内提请批捕,特殊的,延长一日至四日,特殊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延长至三十日,检察院在7日内作出决定。
人民法院经审理会后依据案件事实及证据材料作出判决,如当事人已被拘留,建议您尽快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处理案件,争取从轻处罚。 《刑法》第293条规定,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上述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刑诉法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以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据此,逮捕应具备三个条件: (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是逮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逮捕通常不是在侦查终结以后才采取,而是逮捕之后仍将继续进行侦查,所以,经过初步侦查,只要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且是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便可对其执行逮捕。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这就是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犯的罪,按照刑法的规定,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还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所谓“社会危险性”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有逃跑、自杀、串供、毁灭罪证等妨碍诉讼活动进行的情况以及可能行凶报复继续进行犯罪活动,给社会带来新的危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4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425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