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立案之后多长时间必须开庭审理,而是只要求在3个月或者6个月内审结。从法院审理案件的实际来看,一般在立案之后20日至30日内...
一般情况下,一两个月就可以,但具体还是要看你这边的具体情况,如你还有其他疑问请直接来电咨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来说,法院审理案件应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要求:立案日起5天内将起诉书复印件发送给被告,被告收到日起15天内提交答辩书的被告提交答辩书的,人民法院应在收到日起5天内将答辩书复印件发送给原告。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经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如果需要延长,向上级人民法院报告批准。应用简易程序审理,从立案日起3个月内审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立案后必须开庭审理多久,只要求在3个月或6个月内审理。从法院审理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立案后20日至30日内开庭的概率较高,极少数情况下开庭需要几个月。大多数离婚案件均在3个月内作出了判决,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以及涉外离婚除外。前面所讲述的是法院开庭审理离婚案件时,可能需要耗费的时间。多数情况下,法官首先主持诉前调停,如果双方当事人能够达成一致,离婚诉讼时间大幅度缩短,在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内解决离婚纠纷的可能性很高。
规定一方起诉离婚,法院在接受当事人离婚诉讼后7天内发出是否立案通知,立案成功的,开庭前3天通知双方。规定法院立案后,采用普通审理程序的,自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如法院采用简易程序,将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书应当记载以下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姓名、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依据的事实和理由;(4)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起诉离婚的程序包括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起诉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以下三个程序: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反之则退回原告文件及材料,并告之不予受理的理由。(二)第二阶段:答辩阶段1、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2、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被告在十五日内不提出答辩,人民法院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如果被告确因非个人意志的原因在十五日内不能作出答辩,可以据实向人民法院申请,请求延期,人民法院院长可以作出延期的决定。(三)第三阶段:开庭审理阶段这一阶段进入离婚诉讼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审查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它包括以下几个程序:1、起草起诉状;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双方均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代理诉讼(一般情况下离婚当事人必须到庭,如果因特殊原因实在不能到庭,必须向法庭出具是否离婚的书面意见); 8、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如何分割财产,子女抚养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作出判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2人已浏览
377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39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