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1、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最长诉讼时效是指时效期间为20年的诉讼时效。《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不能随便诉告。 应在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的三年内提出民事诉讼,否则如果超过三年的诉讼时效,法院将不再受理相关的诉讼请求。同时,我国法律还规定了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在权利遭到侵害后20年如果当事人仍未提起诉讼的,就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了。
普通诉讼时效是三年。普通诉讼时效,又称“一般诉讼时效”,是指由民事普通法规定的,适用于法律无特殊规定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的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1年诉讼时效。身体收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民法通则136条)3年诉讼时效。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环境保护法42条)4年诉讼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提出诉讼或仲裁的。(合同法129条)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4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2,377人已浏览
5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