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这应该由税务专家批准。一般个体工商户实行定额税,即每月按固定金额纳税,不与收入挂钩。《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
由于个体工商户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个体工商户不具备法人资格。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办公室登记。《税收征收管理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个体工商户需要纳税。个体工商户纳税是指个体工商户应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正确建立账簿,准确进行核算。对账证件全、核算准确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查账征收的税款;对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定期定额征收;具有一定情形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实行核定征收。
不管缴哪种税,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适用增值税征收率为3%,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适用增值税税率17%、13%、6%等,除采用简易计税方法以外,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缴纳营业税的个体工商户,适用营业税税率3%或5%。 个体工商户适用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优惠政策。目前全国应该都通用2万元的标准。即对于定期定额个体工商户来说,月核定销售(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
个体工商户缴纳税费需要经历自行申报、核定定额、定额公示、上级核准、下达定额、公布定额等程序。下面,关于个体工商户缴纳税费的知识内容。 对不能建账的个体户实行缴纳定额税,即按月核定营业额,按月营业额的一定比例进行缴费。 一般按照以下程序缴纳税费: 1、自行申报。定期定额户要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填写有关申报文书。申报内容应包括经营行业、营业面积、雇佣人数和每月经营额、所得额(预估数)以及税务机关需要的其他申报项目。 2、核定定额。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定期定额户自行申报情况,参考典型调查结果,采取规定的核定方法核定定额,并计算应纳税额。 3、定额公示。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将核定定额的初步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五个工作日。 4、上级核准。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公示意见结果修改定额,并将核定情况报经县以上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填制《核定定额通知书》。 5、下达定额。将《核定定额通知书》送达定期定额户执行。 6、公布定额。主管税务机关将最终确定的定额和应纳税额情况在原公示范围内进行公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5人已浏览
845人已浏览
6,810人已浏览
1,1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