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商标权利非法转让的形态包括哪些

2021-09-29
商标权利非法转让的形态   自2001年《商标法》第二次修改以来,基于种种原因,盗卖、非法转让他人商标现象愈演愈烈,层出不迭,令人瞠目,尤其以如下形态最为典型: 1、商标在法院已查封冻结的情况下被私下办理许可使用,如“爱多”、“IDALL”等商标; 2、在企业破产清算前被原企业职员违反《破产法》私下转让给第三者; 3、违反双方协议私下将商标转让给第三者,有的企业是“内鬼”作怪,股东私下将商标转让给自已另立的公司; 4、国有或集体企业破产注销登记后,原企业负责人成立同名企业冒名顶替将商标转让给自己或第三者; 5、未经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同意,擅自将著名商标低价转让给第三者; 6、合资人将另一合资方的商标私下转让到自已或者关联企业名下; 7、双方签订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并在商标局备案后,被许可人私下又将商标转让到自己的名下; 8、经销代理商私下将被代理人的商标转让到自己的公司名下; 9、出口代理商私下将被代理人的商标在国外抢注,并转让给外国的公司,禁止国内被代理人的产品再销往外国,并引发涉外诉讼; 10、私下将他人在国外注册的商标转让到自己国内公司名下,并禁止国内原商标权利人的产品再销往该国。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