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企业被收购,收购方处理被收购方员工的劳动合同有两个做法: 1、原劳动合同的标准和条件不变,从新签定劳动合同,同时继承之前的年资。 2、或解除...
劳务总包和劳务分包的区别: 劳务总包,是指建筑工程发包方将施工任务(一般指土建部分)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建筑法》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司在破产清算阶段,法人地位仍然存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六十四条:“企业法人解散的,依法清算并注销前,以该企业法人为当事人”。如果劳动争议发生时,用人单位进入破产清算,那么劳动者仍可在仲裁时将其列为被申请人,清算组可以代表破产企业参加诉讼和仲裁活动。如果已经清算完毕,那么劳动者可以将接收清算资产的股东列为被申请人申请仲裁。 未依法清算,公司注销 能否提起劳动仲裁? 可以。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六条,“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未办理营业执照、被吊销营业执照、营业执照到期继续经营、被责令关闭、被撤销以及用人单位解散、歇业,不能承担相关责任的,应当将用人单位和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作为共同当事人。”因此,如果用人单位未经依法清算即注销,劳动者仍可以将单位的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作为共同当事人来主张权利。 劳动仲裁中公司注销? 实践中还会碰到一种情况,用人单位进入破产阶段,其主体处于一种变动的状态。如劳动仲裁进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开始清算;或劳动仲裁时,用人单位还在清算,到了一审时,用人单位已清算完毕注销。我们认为,这并不影响劳动者的诉讼权利。因为无论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还是与出资人、股东之间,其法律关系是同一的。用人单位主体的变动,不会影响到法律程序的连续性。例如,劳动者以用人单位为被申请人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裁决后,用人单位注销的,不影响劳动者继续以用人单位的出资人为被告,向法院起诉。此时,应当认为,仲裁前置程序已经完成。 希望您一切顺利。
要在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在当地起诉保险公司,然后保险公司提出管辖权异议,当地的法院移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也就是被告所在地法院审理,开庭原被告都必须到庭,否则不会开庭,可以找律师起草诉状,拿好证据材料,让律师办理。 起诉不复杂,写个起诉书,把要求赔偿的说清楚,起诉书交到法院后一般在1个月左右开庭审理,审理前法院会先行调解的。
1、公司员工挪用单位资金在构成挪用资金罪的情况下,应当向警方报警,通过司法机关对资金进行追缴。 2、如果构不成犯罪,可以按民事案件起诉。 3、各省市对此罪立案量刑标准不同,请再查询犯罪所在地标准为准。法律规定: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 12.25法发199523号)根据《决定》》第十一条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资金罪。实施《决定》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挪用本单位资金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为进行非法活动,挪用本单位资金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追究刑事责任。挪用本单位资金案发后,人民检察院起诉前不退还的,依照《决定》第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2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1,269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