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协议解除的条件:是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是将原合同加以解除的协商一致; 2、约定解除的条件:是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或在其后另订的合同中...
单方解除合同可以免责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人为、社会因素引起的,当事人本身能力不能抗拒也不能预防...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债务免除的性质向来有单方行为和契约两说。单方行为说以权利可得抛弃为其逻辑起点,即以对债务人的意思推定为基础,其逻辑必然是完全不需要虑及债务人的利益、意志,殊为不妥。 而契约说则能克服此缺陷,又能满足法律实务之需求,更具说服力。
1、协议解除的条件协议解除的条件,是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是将原合同加以解除的协商一致,也就是在双方之间又重新成立了一个合同,其内容主要是把原来的合同废弃,使基于原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归于消灭。在用合同形式把原订的合同加以解除这点上,协议解除与约定解除相似,但两者更有不同:约定解除是以合同来规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有解除权,而协议解除是以一个新合同来解除原订的合同,与解除权无关。协议解除是采取合同的形式,因此它要具备合同的有效要件,如当事人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强行性规范和社会公共利益,要采取适当的形式等。2、约定解除的条件约定解除的条件,是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或在其后另订的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权产生的条件。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任何会产生解除权的条件。3、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该合同失去积极意义,失去价值,应予以消灭。但通过什么途径消灭,各国立法并不一致。中国合同法允许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的方式将合同免除(《》第94条第1项)。由于有了解除程序,当事人双方能够互通情况,互相配合,积极采取救济措施,因此具有优越性。4、违约行为一方出现延迟履行,拒绝履行,不完全履行,的过错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等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的。
(1)不能预见,即当事人无法知道事件是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发生的情况如何,对此应以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2)不能避免,即无论当事人采取什么措施,或即使尽了最大努力,都不能防止或避免事件的发生;(3)不能克服,即以当事人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无法战胜这种客观力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3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