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法律依据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
如果是受害人自行委托的伤残评定结论,赔偿义务人不服的,有足够反驳鉴定结论的证据并且重新申请鉴定的,人民法院予以准许。绝大多数情况下,法院都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事故赔偿,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
1.一般地,交通事故赔偿的依据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但交通部门对交通事故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是对事故责任的认定,并非民事赔偿责任的划分。交通事故导致的损害赔偿比例与交通事故责任比例往往不一致,当事人双方若协商不成可交由法院判决。 2.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如致残根据伤残鉴定结果确定赔偿金额,导致死亡的应赔偿死亡赔偿金,家属未成年或需要其扶养的,应同时赔偿相关费用。残疾赔偿金及扶养费的赔偿数额与受害人本人户籍、工作地点等情况密切相关,情况不同赔偿数额相差较大,关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具体请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上一年度的统计数据进行确定。 3.如到法院起诉一般将肇事方及其保险公司作为共同被告。处理过程中,肇事方常推脱事故责任以减轻赔偿额度,保险公司则援引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以免除责任,具体赔偿额度需全面了解案情全貌方能确定。
1、《民法典》第六章“交通事故责任”规定的交通事故受害方有权向肇事方进行索赔的权利;这是受害人的基础权利。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主要规定了在发生交通事故致人伤残的情况下,受害方可以根据伤残等级要求事故责任方承担残疾赔偿金、护理费等赔偿项目以及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赔偿标准。而受害人主张伤残赔偿金的,就必须要进行伤残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3、《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这是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伤残鉴定标准,由专门的鉴定机构根据此标准的规定确定受害人的具体伤残等级,以便最终确定赔偿金额。 4、《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的规定,要求受害人对自己的受伤情况进行举证,也都是通过伤残鉴定才能完成举证的责任。 5、伤残鉴定机构在鉴定活动中还有自身的关于鉴定程序的规范性文件。 总之,人身伤残鉴定是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主张权利和要求赔偿的必要工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8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278人已浏览
3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