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律通则》第一百八条,债务应清算。暂时无法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可以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人...
如果在一审程序中败诉,对判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判决书起15日内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进入二审程序;如果不上诉或二审判决,一般在判决书生效后10...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败诉之后可以继续上诉的。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民事纠纷中,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如果债务人没钱赔偿或不履行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的,也可以由法院暂时中止执行,待有履行能力后或随时恢复执行。如果被执行人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法院会终止执行。只要不是终止执行的情形,申请人之后发现对方有可执行财产的,可以随时通知法院执行。如果对方有工资,也可以申请法院执行对方的工资。法院强制执行的手段包括: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1、查封是指人民法院对被申请执行人的有关财产贴上封条,就地封存,不准任何人转移和处理的执行措施。2、拍卖是人民法院以公开的形式、竞争的方式,按最高的价格当场成交,出售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3、变卖是指强制出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以所得价款清偿债务的措施。4、人民法院扣留、提取的存款和收入,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财产所得的金钱,应及时交付申请执行人,并结束执行程序。
败诉无力承担赔偿的,会被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如果判决生效后,赔偿义务人不按判决履行赔偿义务的,对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可依法执行被执行人的财产,并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执行措施。 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的,也可由法院暂时中止执行,等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或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后,可随时再恢复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78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282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