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为何不以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立案?法律依据是什么?法律依据是什

2022-01-23
1、为何不以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立案?法律依据是什么? 《道路交通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辆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所以,企业自建的道路,是否属于“道路”,要看该道路是否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而是否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不是看该道路是否有社会机动车通行,而是由该道路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决定是否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如果企业否认该道路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那么该地方就不是“道路”。 可能不好理解,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人栽了一片果林,秋收时附近的人都去果林摘果子,果林的主人也没有制止,那么该果林就是一片公共果林了吗?当然不是。因为果林是否是公共果林,要由果林的主人决定,果林主人主张这个果林是自己的私有财产,那么该果林就不是公共果林,这是当然的事情。 2、过失致人死亡检查院不予定罪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这个你可能没搞懂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的职责范围。检察院只是公诉机关,是刑事诉讼的一方主体,而最终是否定罪,定何罪名是由法院判决决定的。检查院是没有权利给人定罪的,所以,如果你要求检察院给犯罪嫌疑人定罪,肯定是不行的,每个机关有每个机关的职责,不能越权办事。 3、作为受害者家属我们改怎么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 首先,取保候审属于刑事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过失致人死亡属于过失犯罪,其人身危险性较小,所以,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并获准许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取保候审只是在判决之前的一种强制措施,如果法院最终判决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并判处实体刑,那么犯罪嫌疑人还是会被收监的。 其次,你现在需要做的是在案件到达法院之后,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承担赔偿责任,减少由于死者的去世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 再次,如果最终的判决你认为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过轻的话,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抗诉,要求加重对犯罪嫌疑人的处罚。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