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人民法院判决探望权一般一个月左右,一个月探望1到2次。法律对离婚以后不抚养孩子的另一方多久探望一次孩子没有明确的规定,对探望孩子的时间、地点...
《民事诉讼法》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诉讼时效没有结束的概念呢,只有届满的概念。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利,即胜诉权利归于消灭。诉讼时效届满就是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了。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法院判决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当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时,不能说诉讼时效已经届满了,只能说你在是时效内行使了起诉权,同时在这一阶段又产生了新的时效问题。这时时效重新计算,也依然存在,但是对于已生效的判决已经没有意义了。
探视时间在法律上没有规定,夫妻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探望权。 一般来说,法院会判决对方在每月的单周或双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视权,也可能有一到两天的探视时间。
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2、探视权是指法庭授予无生活监护权的父母一方的、对其子女进行经常性看望的权利。通常情况下,只有在法庭审理案件后认为进行探视会严重危害子女的身体、精神、道德或感情的健康时,才会拒绝授予无生活监护的父母一方探视权。 3、从性质上看,探望权是基于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也可以说是亲情的内容,亲权是基于父母的身份而取得一种身份权,具有专属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97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1,533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