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因“醉酒驾驶”行为入罪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2023-09-01
(1)酒精含量与行为意识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对于“醉酒”程度的认定并不以行为人的意识状态为依据,而是根据醉驾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进行确定是否属于“醉酒驾驶”。通过科学数据显示,因酒后驾驶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是正常驾驶的16倍。当饮酒者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50毫克时,其反应能力就会有所下降达到150毫克时,其反应能力就会下降50%,从而导致其动作失调,手脚失控,并极易造成车祸。 (2)酒精含量被确定为罪与非罪的国家标准。醉驾判处拘役在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要分别受到行政和刑事处罚,那么两者是如何区分的呢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是按照血液中酒精浓度的不同来区分的。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查》的国家标准规定载明: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如果大于或者等于20100,而小于80100时,属于饮酒后驾车,就是平常所说的“酒驾”。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