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律上没有规定从立案到开庭具体时限,由主办法官根据案情决定。但法律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以下是民事案件的一审期限。《民事诉讼法》第...
你好按照法律规定,简易程序审理的(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立案后5天内必须送达对方当事人,给对方当事人15日答辩期,期满后即可开庭,3个月内结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诉讼一审普通程序审限一般不超过六个月,复杂的可以延长六个月,一审简易程序审限为三个月;案件的审判程序一般要经过多次开庭审理,查清案件事实,查清案件事实并有相关证据证明后,法院才可以宣判,当庭宣判时,法院不能立即作出判决书,所以一个案件定期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判决书,定期宣判的,立即发判决书。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1、法律对从立案到开庭的时间没有规定,这是由各法院根据本院情形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而确定的,法律只对从立案之日起到审结的时间有相关的规定: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和第一百六十一条
没有具体规定公安机关必须立案多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公安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予以答复。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在十五日内立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9人已浏览
554人已浏览
731人已浏览
2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