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个人诈骗公私...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1、司法实践中 (1)集资后携带集资款潜逃的; (2)未将集资款按约定用途使用,而是擅自挥霍、滥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3)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4)向集资者允诺到期支付超过银行同期最高浮动利率50%以上的高回报率的。 2、集资是通过使用诈骗方法实施的 所谓使用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谎言,捏造或者隐瞒事实真相,骗取他人的资金的行为。在实践中,犯罪分子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行为主要是利用公众缺乏投资知识、盲目进行投资的心理,钻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纷繁复杂、投资法制不健全的空子进行的。如有的行为人谎称其集资得到政府领导和有关主管部门同意,有时甚至伪造有关批件,以骗取社会公众信任;有的大肆登载虚假广告,引起社会公众投资盈利心理;有的打着举办集体企业或发展高科技的幌子,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优厚的红利为诱饵;有的虚构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企业或企业计划。只要行为人采用了隐瞒真相或虚构事实的方法进行集资的,均属于使用欺骗方法非法集资行为。 3、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否则,不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 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 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对本市认定诈骗犯罪具体数额 标准作如下规定: 一、个人诈骗公私财物在4千元以上的,属于“数 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在5万元以上的,属 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在2千元以上不满4千元, 并有诈骗前科或引起自杀、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 的,也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诈骗公私财物在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 额较大”;单位诈骗公私财物在30万元以上的,属 于“数额巨大”。 二、本《意见》下发之前已经受理的诈骗案件中,对 个人诈骗数额在2千元以上不满4千元,单位诈骗在 5万元以上满10万元的,且犯罪嫌疑人已经逮捕并 审查起诉的案,仍可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依法从轻、 减轻或免予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8人已浏览
1,789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55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