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如何理解“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

2022-10-20
《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第二款规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判定是否可能对驰名商标注册人权益构成损害时,应当考虑该商标的独创性以及驰名程度。因此,驰名商标的独创性以及驰名程度决定了它的受保护范围时: 1、对独创性较强的商标,其保护范围应当较宽,可以扩大到较多的类别甚至是全部的类别;对独创性较弱的商标,其保护范围应较窄,可以只集中在与其使用商品相关的类别。 2、对驰名程度高的商标,其保护范围应较宽,可以扩大到所有类别;对驰名程度低的商标,其保护范围应窄于驰名程度高的商标。 3、对使用在生活资料类商品上的驰名商标,其保护范围应较宽;对使用在生产资料类商品上的商标,其保护范围在一般情况下应窄于使用在生活资料类商品上的商标。 4、在已认定的驰名商标中,有些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甚至包括几个商标,对他们的保护应根据各部分显著性的强弱、知名度的大小来确定范围。其确定范围的原则同上。 5、对于那些自身显著性较弱的驰名商标,在保护时应充分考虑到其由于使用而产生的显著性,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字体已经在使用中产生了很强的显著性。因此,绝不允许他人使用与该驰名商标相同的字体。 6、判定商标的近似程度时应考虑到所判定的商标指定的商品与驰名商标核定商品的关系。对于在类似或相关商品上申请注册的,判定是否近似时应从严掌握;对于在非类似商品上申请注册的,判定是否近似的标准应从宽掌握。由于确定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既对驰名商标予以充分的保护,又不妨碍他人对相关商标的合理使用。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