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依据债权债务相对性,股东个人债务不能起诉公司,股东和公司是不可混同的。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
股东不能同时起诉解散公司并进行清算。 股东提起公司解散诉讼,同时向法院申请清算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清算申请。 原因是公司解散和公司清算在法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存在严重困难,继续存在会给股东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如果其他方式无法解决,持有公司全体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并非所有股东都可以起诉解散公司。只有持有公司全体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才能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存在严重困难,继续存在会给股东利益造成重大损失。通过其他渠道无法解决的,持有公司全体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一)公司两年以上不能召集股东大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存在严重困难的;(二)股东表决时不能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两年以上不能作出有效的股东大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存在严重困难的; (3)公司董事长期冲突,无法通过股东大会或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存在严重困难的;(4)经营管理存在其他严重困难的,公司继续存在会给股东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起诉公司法人欠款可以一并起诉股东。股东是公司的投资人与公司运营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原告的起诉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则可以起诉股东。 法律依据如下: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在一定条件下,股东可以代表公司诉讼。股东代理诉讼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成员的责任或者实现其他权利时,股东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为了追究这些成员的责任或者实现这些权利的目的,根据法定程序代理公司提起的诉讼。为了确保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上述义务后得到追究,更有力地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我国《公司法》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向公司和其他人提起的直接诉讼不同。一般来说,直接诉讼的原告是最终受益人,而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只是享有名义上的诉讼权,胜诉后利益归公司,诉讼的股东只是持股间接受益。各国公司法对股东代表诉讼都设有特殊的要求和限制,这也是它有别于直接诉讼的特征之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43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296人已浏览
6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