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国家下发的个人所得税专项不加扣除通知,如果纳税人家有几个孩子,并不是独生子女,就要与他的兄弟姐妹分摊,每个月2000的扣除额度,每个人分...
父母赡养费作为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支出,是从父母亲中有一位年满60周岁的当月开始,即可以按规定的额度(独生子女纳税人每月2000元,非独生子女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较于个人所得工资总额在9,000元以下者,税率没有任何增加。如果你的月收入范围在5,000至5,000元之间,那么你将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即便你的收入超过5,000元也不会产生任何税收负担。 如果您的收入超出了这个界限,则需按照明确的阶梯式税率法规来计算相应金额的税费。具体来说,如果您的月薪介于5,000元到8,000元之间,所适用的税率为3%;如果您的月薪介于8,000元至17,000元之间,所适用的税率为10%;如果您的月薪介于17,000元至30,000元之间,所适用的税率为20%;如果您的月薪超出30,000元但尚不足40,000元时,那么您需支付25%的税率;而收入超过40,000元但不足60,000元的时候,您需要承担的税率为30%;对于月均收入在60,000元至85,000元之间的人,35%的税率便适用;当月收入超过85,000元时,税率逐渐提高至45%。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提及的仅是滞纳金的单一计算标准,实际的应纳税额可能还受到诸如特殊抵扣、附加特殊账目的扣除以及其他法定扣除款项等各项因素的影响。如果对税务知识更为详尽的问题感兴趣,请随时向当地的税务部门提出咨询并获取更为准确的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所得包括: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个人所得税按照当月发放工资的总额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免征额(35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则个税免征额设为4800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4人已浏览
27人已浏览
37人已浏览
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