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侵犯他人肖像权行为的认定一般应把握如下标准: 1、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使用他人肖像; 2、侵犯肖像权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 行为人未经肖像权...
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认定一般应掌握以下标准: 1.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使用他人肖像; 2.侵犯肖像权必须是为了盈利。未经肖像权人许可,行为人公开制作...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 (1)未经本人同意; (2)以营利为目的。 3、并不是所有的未经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为都会构成侵权。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因社会公共利益,可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 (1)使用社会公众人物肖像; (2)为宣传报道而使用参加游行集会、游园活动的人的肖像; (3)旨在行使正当的舆论监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4)因通缉犯罪嫌疑人或报道已判决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 (5)为肖像权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 (6)国家机关为执行、适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7)作为证据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8)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
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认定一般应掌握以下标准: 1.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使用他人肖像; 2.侵犯肖像权必须是为了盈利。未经肖像权人许可,行为人公开制作、使用、披露肖像权人的肖像,或者丑化、污染、伪造信息技术手段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视为侵犯公民肖像权。
我国《》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常见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业广告、商品装潢、书刊封面及印刷挂历等。对于侵犯肖像权行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请求交出所拍胶卷,除去公开陈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等。赔偿损失请求权,不以财产损害为要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22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