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看最终损失数额和行为性质,以确定是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还是民事侵权,不同类型的案件,不同的处理方法、维权对策。数额如果达到5千元或者是破坏次...
故意毁坏财物,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故意毁坏他人财产的,需要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侵权人需要按财物的市场价格或者鉴定价格赔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2.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赔偿。
1、损坏他人财物罪在《刑法》中的正确表述应为故意毁坏财物罪。 2、涉嫌此罪的行为人被拘留后,当然还需要对受害人进行赔偿。 3、犯此罪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4、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毁坏财物,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故意毁坏他人财产的,需要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侵权人需要按财物的市场价格或者鉴定价格赔偿财产所有人的损失。同时还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毁坏的财产数额较大的,可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应予立案追诉。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41人已浏览
286人已浏览
242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