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诉讼离婚编辑 诉讼离婚,即通常所说的法律途径离婚。比协议离婚较为复杂。具体程序和步骤如下: 1、委托律师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双方均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代理诉讼(一般情况下离婚当事人必须到庭,如果因特殊原因实在不能到庭,必须向法庭出具是否离婚的书面意见); 8、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如何分割财产,子女抚养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作出判决。
一、什么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案件存在的问题1、关于身份事项的审查不严格。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意思表达能力存在缺陷,无法独立表达自身主张,也不会主动告知身份事项,法官仅仅对其身份证件的核查并不能得知其特殊身份,往往只能通过表面特征观察或与当事人简单交谈后进行初步评断。2、关于身份认定的程序操作不严谨。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应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法院申请。在实际操作中,适格的申请人往往不会事先提出宣告申请,法院也无法主动进行干预,进而无法依法认定当事人的身份。3、代理人身份权限难以确定。依据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通过诉讼程序离婚时,必须由其监护人代理诉讼。但通常意思表示经常欠缺者自己不会委托其近亲属为其代理人,而在被宣告前又不存在法定代理,因此未经行为能力宣告,诉讼代理人的权限难以确定。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途径根据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办理离婚不宜适用离婚登记的行政程序,而应适用诉讼程序。此类案件处理存在一些问题,给法院审判工作带来一定难度。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监护人(配偶除外)代理办理离婚手续,只能通过法院诉讼离婚。离婚跟子女是否承担了赡养义务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第十三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第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ttttt
经村委会批准、乡镇政府批准,划拨给你的庄基地批准下来后,你可持批准手续,到乡镇土地所申请办理庄基地使用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