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这一规定即意味着,...
取保候审期满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违反规定的,应当及时终止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终止时,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及有关单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案件被撤销,或者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取保候审自然也会撤销。如果案件一直进展,从公安到检察院再到法院,就要等法院判决之后才会撤销。法院判决后,公安会办理解除取保候审的手续。
保释候审可以撤销。1、不得追究刑事责任。2、保释候审期届满。3、发现保释候审决定不当。4、被逮捕的被告患有严重疾病,不能照顾自己,保释候审不造成社会风险。5、被逮捕的被告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结案。6、被逮捕的被告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保释候审不造成社会风险。7、被逮捕的被告,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具有法律效力的。8、被逮捕的被告,在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期间,被告被拘留的时间已达到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的刑期。9、被逮捕的被告因司法鉴定而未结案的,法律规定的期限届满。
取保候审是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按以下程序解除:一是被取保候审人或其委托人向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解除取保候审。二是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解除审核,取保候审。经办案单位审查同意后,办案人员制作《取保候审决定书及通知书》,具体办理解除手续。第三,办案人员向被保释候审人宣布《解除保释候审决定书》,被保释候审人在决定书回执上签字。同时,办案人员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通知被保释候审人到指定银行领取保证金。《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判决生效后,应当解除取保候审,退还保证金的,保证金属于其个人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书面通知公安机关将保证金移交人民法院退还被害人,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或者执行财产刑,其余部分应当退还被告人。第九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不当强制措施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这一规定意味着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变更或撤销已经采取的强制措施的决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55人已浏览
193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