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协商不成诉讼维权工伤:1由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建议先申请工伤认定,再劳动能力鉴定,赔偿根据鉴定结果计算,最后提起劳动仲裁索赔2用人单位未提出工...
工伤认定要向用人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社局)工伤保险科(处)申请,不服工伤认定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伤残鉴定要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后,法院在5天内将起诉书的复印件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15天内答辩,通知当事人交换证据,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财产保全裁定,立即开始执行3、预定开庭3天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场所、承包人公开审理的事件3天前进行公告。4、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法庭辩论:各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法庭调停:由法庭主持,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达成调停协议,制作调停书,双方当事人签字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停书的内容或申请执行的调停协议未达成,协议法院协商裁决(判决)。5、判决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判决文件确定的义务,不同意向我院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的判决,需要根据情况区分对待:判决:从投递日起10天内向上级人民法院上诉的判决:投递日起15天内向上级人民法院上诉。民事诉讼二审程序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上诉的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转移的上诉资料和文件,满足条件,立案。证据交换。上诉的裁定或判决,又通知庭审后直接判决。2、开庭(事件事实基本明确,不开庭也可以,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对话)3天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负责人公开审理的事件3天前公告的转移审判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检查当事人的身份,宣布合同法庭成员,通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事件事实的证据:通知证据人的权利义务,证据人作证,阅读未来法庭的证据人的证据,出示证据、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资料发表意见的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的合同宣判。3、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件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向二审法院提交书面申诉资料,申请再审。如果达成调停协议,法院必须制作调停书,双方当事人签字后生效。
一般来说,原告一方起诉法院诉讼,打官司诉讼程序如下: ①.起诉。原告一方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一式两份(按照被告人数增加份数)、身份证、相关证据副本,请求法院依法判决达到自己的请求。 ②.法院受理。法院送达被告民事起诉状副本,被告向法院递交民事答辩状一式两份(按照原告人数增加份数)。 ③.法院审理。法庭调查、示证、质证、辩论,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④.法院调解。法院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一致,法院制作民事调解书。 ⑤.法院判决。调解不成的,法院应当及时判决,制作民事判决书。 ⑥.送达。法院给原告、被告送达调解书或者判决书,原告、被告亲自签收。
我认为,职工单位未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职工可以自事故损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无法证明劳动关系的,先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在确认劳动关系后,向工伤认定委员会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的情况下,进行劳动能力等级,根据劳动能力评定结果,申请工伤待遇,如以上程序,用人单位不服劳动仲裁结论的,可以向起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2人已浏览
259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1,0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