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原判刑期五年以上的,一般投入执行一年半以后方可呈报减刑。也就是入监一年半后方可申请首次减刑,之前在看守所的时间是不计算在内的。五年以下的是一...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照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假释不适用于减刑规定。
减刑与假释不冲突,只要符合假释条件,减刑后仍可假释。但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要执行原判刑期的一半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才能假释。首先,根据犯罪分子在执行过程中的表现、犯罪的性质和受到处罚的时间,判断是否适用减刑,确定减刑时间。其次,当实际执行时间符合假释的最低要求,且罪犯的行为符合假释条件时,可以适用假释。请注意,假释要求的最低执行往往以原判决为准,而不是减刑后的新刑期为准。最后,罪犯减刑后假释的,间隔不得少于一年;减去一年以上有期徒刑后,决定假释的,间隔不得少于一年六个月。罪犯减刑后余刑不足两年,决定假释的,可以适当缩短间隔。此外,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累犯,不得假释。
人民法院裁定假释的,监狱应当按期假释并发给假释证明书。被假释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期间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假释的建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撤销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假释的,由公安机关将罪犯送交监狱收监。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7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