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用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该规定定罪处罚。用欺骗方法骗取财物以外的其他非法利益的,也不...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以上就是ask.com小编为大家带来的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主观方面是故意和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方面是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主体是一般主体;侵权对象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 一、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一些违法活动,虽然也使用一些欺骗手段,甚至追求一些非法经济利益,但由于其侵犯的对象不是或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因此,不构成诈骗罪。 第二,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欺诈(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 第三,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第四,本罪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5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571人已浏览
2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