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可以在以下情况下采取取保候审: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可能...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应当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上述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嫌疑人在保释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在解除保释的同时,公安机关应当将保释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第五十六条规定:被保释人的义务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如有不懂,欢迎追问。
什么是限制减刑?1、限制减刑意为重大刑事案件判定为时,对犯严重危及社会的暴力性犯罪分子的予以了限制适用。2、限制减刑的适用主体有三类:被判处死缓的;因、强奸、、、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实施有组织的暴力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3、限制减刑的罪犯仍可减刑,但要保证最低服刑期限,一般不能少于二十年。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1.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 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时,需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 在传讯时,需及时到案; 4. 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 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7人已浏览
48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