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权益对总资产的比率。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权益比率过大...
公司利润分配原则是按股份登记表上的股权比例分配的,如果你的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15%,则可以获得公司可分配利润的15%,但是属于税前分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关于解答公司解散股东分配问题,法律规定公司宣布破产,及应当进行清算,后办理注销登记,股东自然退出。不过,股东与通过破产途径退出,需要出现公司资产不能清偿债务时或者债权人依法向法院申请宣告公司破产,方能破产,否则公司不能破产,故通过破产清算的方式退出公司,只是股东被动的选择方式,不是股东可以自由选择的。
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规的规定,一般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一般应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3)提取法定公益金; (4)支付优先股股利; (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6)支付普通股股利; (7)转作资本(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必须指出的是上述利润分配的顺序不能颠倒。也就是说,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未得到完全弥补前,不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以前,不得向投资者支付股利和利润;支付股利的顺序必须是先支付优先股股利后支付普通股股利。 外商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应首先弥补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之后再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取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规定在合作期内以利润归还投资者的投资,以及国有工业企业按规定用利润补充的流动资本,都属于利润分配的内容。 企业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进行了上述分配后,仍有余额,即为本年的未分配利润,本年未分配利润加上上期未分配利润的合计数,即为本期末未分配利润累积数。
未分配利润是经过弥补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利润分配之后剩余的利润,它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历年结存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1人已浏览
1,272人已浏览
446人已浏览
4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