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犯罪过失是指应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相信可以避免的心理态度。过失犯罪的形式:一是疏忽过失。也就...
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 过失犯罪的形式: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定性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 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
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分为:一是犯罪的主观方面是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首要前提。故意犯罪主观上有明知和希望的情绪;过失是一种疏忽或相信可以避免,而不是刻意追求某种结果。我国《刑法》以故意犯罪为原则,以过失犯罪为例外。我国刑法中的罪名大多是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只是刑法的一小部分。
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概念: 1、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结果,但因疏忽或者已经预见而相信可以避免,造成危害结果的犯罪;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希望或放任其发生,从而构成的犯罪。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2人已浏览
1,419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