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予以通报,对单位处5000-...
伪造会计凭证,是指以虚假经济业务或者资金往来为前提,编制虚假的会计会计凭证的行为。主要表现有: (1)伪造根本不存在的经济事项的原始凭证;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特征伪造会计凭证的行为,是指以虚假经济业务或资金往来为前提,编制虚假会计凭证的行为;变更会计凭证的行为,是指通过涂改、挖补等方式改变会计凭证真实内容的行为;变更会计凭证的行为,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按伪造或者变更的虚假会计凭证填写会计账簿,或者不按要求登记账簿,或者通过不同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等手段编制虚假会计账簿的行为;变更会计账簿的行为,是指通过涂改、挖补或者其他手段改变会计账簿真实内容的行为;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按照虚假会计账簿记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凭空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擅自修改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二)伪造、变造会计凭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没有明确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只是在造成严重后果后,根据犯罪情节和手段,公司提供虚假会计报告、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对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为犯罪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收入、少列收入等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偷税金额占应纳税金额的10%以上不满30%,偷税金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l0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和偷税金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0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偷税金额占应纳税额的30%。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措施,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纳税额的l0%以上,数额在1万元l2A_k的,按上述规定处罚。多次犯有上述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累计金额计算。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公司向股东和公众提供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g二十九条的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机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包括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上述人员索取他人财产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产,犯本罪的,处5年以上l0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此外,行为人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贪污、挪用公款、侵占企业财产、私分国有资产、私分财产、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三)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政责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情节轻微,社会危害不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予以处罚。具体包括: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通报批评和公告违法行为人。通知决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送达被通知人,并通过一定媒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视情节轻重,在通报违法行为的同时,可以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三、行政处分。对上述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或者行政监察部门撤职,留用行政处分直至开除。四、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于上述违法行为中的会计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的量刑标准: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是指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99人已浏览
2,240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2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